北京近10年变化 北京亮出十年发展成绩单什么意思

Face 建设什么样的首都,如何建设 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北京亮出了沉甸甸的十年发展成绩单。9月1日上午,中共北京市委召开 中国的这十年 middot北京 在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商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年来,北京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 孩子 服务和融入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地从北京发展转向首都发展,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聚集资源增长转向分散非首都功能发展,从城市管理转向特大城市治理,北京这座伟大的城市实现了深刻转型,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北京近10年变化  北京亮出十年发展成绩单什么意思 (https://www.072.net.cn/) 生活 第1张

商业环境

出台了一千多项改革措施

十年来,北京多次率先出台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帮助企业加快发展。例如,2017年以来,北京市先后出台首个行动改革实施方案、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1.0-5.0营商环境改革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第五版方案迭代推出1034项改革措施,集中解决企业重点难点问题。同时,通过减少事项、环节、材料、时限、运行和费用, 一扇窗开着 、 一个网通办公室 各种改革大大减少了企业花费的时间、精力、人力和资金。2018-2020年,每年直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约20亿元。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多年来,北京和上海成为世界银行中国营商环境样本城市,在全球的排名不断提升,充分证明北京优化营商环境的北京模式是优秀的。

生态环境

全国率先 碳中和

在北京空污染防治努力之前的十年间,生态环境实现了历史性的变化。北京的减量发展和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高品质的绿色宜居城市。

在过去的十年里,北京坚决打了一场污染防治的攻坚战。PM2.5年均浓度逐年下降,大气污染治理经验纳入UNEP 实际案例 。

洛杉矶、伦敦等世界上很多城市都曾被雾霾困扰过,几十年、上百年才见成效。但是应该说北京的治理速度和能力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变化,也确实创造了 北京奇迹 。

目前,北京已基本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峰值目标,成为中国第一趋势 碳中和该地区。

城市风格

保护和更新历史背景

在过去的十年里,北京的城市面貌实现了历史性的改善。以田慧地区为代表的首都大规模社区治理的样本已经形成并得到推广。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为牵引,推进旧城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不断打磨北京的历史文化 金名片 3958条背街小巷在保留乡愁的同时焕然一新。

近十年来,北京依托长城、大运河、西山永定河,构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让北京变得与众不同 奥地利城 。

是人们城市发展的生命力。当环境好了,人的需求满足了,相关产业也能发挥作用,消费产业、重大工程项目、北京核心数字经济标杆就能与城市治理、城市建设、民生工程有机融合。 北京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智慧社会治理中心研究员王鹏说。

京津冀协同发展

从城市发展到区域发展

十年来,首都功能显著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水平。

协调发展,交通先行。十年间,从公交车、高速公路、通勤高铁,到正在建设中的串联北京和河北的北京地铁22号线,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实现了首次突破。

2019年,京张高铁开通,2021年,京哈高铁建成。京唐城际铁路目前正在建设中,北京已逐步建成环北京1小时通勤圈。2022年7月18日,北京西至涿州东通勤高铁首趟列车G6702次从涿州东站始发,直达北京西站。全程只花了24分钟。

京津冀一小时通勤圈不仅有效解决了北京周边通勤者通勤难的问题,也为后续的产业协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人们在家附近安居乐业,无需跨城市通勤。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叶在接受《今日北京商报》采访时表示。

在交通一体化的基础上,产业的协同发展也在加速。 京津冀一体化最终是为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周边地区发展。 叶对说道。过去十年,北京从过去单一的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制造业企业逐渐撤出北京,向周边地区转移。同时,为了配合周边地区搬迁企业员工的生活和发展,北京的医疗、教育资源也在向周边辐射,比如北京对雄安新区的支持 三校一院 项目正在陆续竣工交付。

;两个区 结构

率先形成服务经济新格局

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隆重开幕之际,北京 两个区 建设也将庆祝两周年。北京正从全球视野推进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三大特征更加突出。

其中,在服务业开放层面,北京通过保税区税收优惠、准入等多种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正在进行的2022年服务贸易博览会是扩大服务业开放的典型案例。

在数字经济层面,北京是中国数字化发展的创新引领者和行业先行者。数字经济凭借突出的科技、人才和产业生态优势,成为驱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为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一年多来,北京主动与高层次的国际经贸规则接轨,取得了深入而实际的进展 两个区 建设实施了100多个标志性项目和功能平台,形成了10个向全国复制推广的实践案例。RCEP创业服务中心的一揽子企业帮扶服务和落户中德产业园的重大项目是 两个区 建筑的生动实践。

北京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双八 服务经济的发展模式。 双八 一个是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80%,一个是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接近80%。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成为国家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有力推动了北京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动力变化。

科技创新

涌现出一批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

北京的这十年,是科技创新全面跃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十年。北京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涌现出一批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专新企业数量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北京社会科学院城市研究所研究员鲍鲁林告诉《今日北京商报》: 十年来,北京的科技创新在速度和规模上都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全面带动了城市的转型发展。

北京紧紧抓住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 在包绿林看来,北京依靠科技自主,畅通国内流通,塑造自己在国际流通中的主动地位。

创新是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林露说,城市发展以规模扩张、土地财政和资源投入为主的发展方式最终是不可持续的,创新是引领当代发展的重要引擎。无论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两个区 建设和发展数字经济,或者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本质上都是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转变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创新。

北京有人才和科技优势,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王鹏说。 北京的应用创新成果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发展,推动应用转化,立足大北京,服务京津冀,辐射全中国乃至全球。

医疗保障

使用 智慧 裂纹 就医难

十年来,医疗保险稳步支持公共卫生,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At 互联网+医疗 服务,使用 智慧 突破 就医难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40家互联网医院,150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全市互联网医院总数45.6万家,为全国患者提供指尖上的优质医疗服务。1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检查检验结果网上查询和推送服务。4家医院开展了国家重点专科医联体基层服务点建设,共有120个专科,295个服务点。

互联网+中的远程医疗可以进一步丰富医疗资源,增加医疗保障的可及性、可及性和平衡性。 王鹏说。

运输

曲目串起工作和生活

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仅最近5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就形成了以地铁线路为主,地铁快线、中低运量、机场线、有轨电车、磁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为辅,快慢结合,主辅功能明确,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多层次网络体系。轨道交通线网层次进一步丰富,运营线路达到27条,城市轨道交通覆盖范围增加到13个区。同时,贯穿南北、东西的北京轨道交通八条骨干线路正在贯通,线路通达性和便捷性明显提升,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比重达到57%。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孙立告诉《今日北京商报 通过轨道交通连接工作和生活的场所,在轨道交通可承受范围内妥善安排工作生活用地,解决工作生活一体化问题 。

商业服务

基本便民功能社区全覆盖

得益于商业便利化,北京的市场充满活力和创新,基本便民商业服务社区全覆盖。

到2021年,北京的网点超过9万个,包括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区超市)、早餐、家政、美容美发、末端配送(快递柜)、洗染、便捷维修等。每百万人口拥有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310家,便利店发展指数位居四直辖市之首。

2022年7月,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促进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到2025年,全市实现 一刻钟便利生活圈 全覆盖,形成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多元化生活服务体系。从网点到生活圈,北京勾勒出更广阔的便捷消费蓝图。

北京商报记者冯涛冉陆丽丽姗姗实习记者袁泽瑞严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