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四年后,太平科技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太平科技 )再改。7月12日,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太平科技近日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审议,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任命顾为公司临时负责人。
目前,太平科技是国内唯一的专业科技保险公司,在科技保险领域享有独特优势。但成立至今仍未实现盈利。作为技术保险 独生子女 太平科技该如何在这条宽广的赛道上发力?
总经理调任副总经理
太平科技于2018年正式获批开业。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科技保险公司。邓文是太平科技成立以来的第二任总经理。2019年12月被批准履职。公司开业后第一任总经理为林哲,于2018年7月获准履职,2019年9月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
简历显示,邓文,1968年8月出生,本科学历。曾任PICC湖北分公司国际部总经理,民安保险(中国)有限公司综合发展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广东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中国太平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2019年11月起任太平科技执行董事。
公司临时负责人顾曾任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审计部总经理助理(主持工作)、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太平财务审计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审计规划部、非现场监督部总经理,太平财务审计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合规官、首席风险官
虽然公告没有提及邓文的下落,但邓文并没有完全退出太平科技。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该公司已经更新了官网的公司治理大纲,邓文的职位变成了副总经理。
保险公司总经理调任副总经理也发生在去年。去年初,横琴人寿经历了总裁调任副总裁的人事调整。
北京商报今日就人事调整一事致函太平科技,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回复。
累计亏损超过3.2亿元
在邓文担任总经理的两年间,即2020年和2021年,太平科技分别亏损6300万元和1.27亿元。看时间轴,公司成立至今,尚未实现盈利,2018-2021年累计亏损超3.2亿元。
亏损增加的同时,太平科技的业务结构也在2021年进行了调整。2018年和2019年,太平科技保费收入前两位是货物运输险和意外险。到2021年,责任保险已经成为公司保费收入的最大险种。但意外险、运费险等险种的保费规模在萎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忠今日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与意外险和运费险相比,责任险和保证险对业务技术和水平的要求更高,业务风险更大,对公司的挑战也更大。
从公司定位来看,李文忠建议,太平科技作为专业的科技保险公司,应以科技保险为主营业务,主要发展知识产权保险、科技企业财产保险、科技融资信用保证保险、科技产品质量责任保险和保证保险等,从而有效转移和分散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风险,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科技保险 独生子女 前景如何
虽然尚未盈利,但太平科技已率先涉足科技保险。此前,其他科技公司也曾计划建立专业的科技保险公司,但也有监管不批准或否决的案例,如常可财险。所以太平科技还是一家科技保险公司 独生子女 。
从发展前景来看,未来科技保险市场有望进一步拓宽。根据保险行业的说法 Xiv 规划》,未来行业应推进科技保险和知识产权保险的标准供给。7月11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保险机构提高制造业企业风险保障水平,完善科技保险服务。从各地行动来看,4月6日,福建省银保监局制定了《福建省银行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2-2024年)》,要求科技保险业务不断丰富,覆盖面不断扩大,形成覆盖科技企业RD、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保险保障体系。
关于科技保险和专业科技保险公司的发展前景,李文忠也认为,在 中国制造2025 在战略深化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促进科技发展,保障经济发展,保险业需要发挥自身优势,管理各类经济主体在科技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有效降低风险对科技发展的阻碍。太平是目前唯一一家主营科技保险的保险公司。可以集中精力发展科技保险业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但是,虽然科技保险的赛道很宽,但并不意味着 扁平 。李文忠表示,太平科技在发展中也面临许多挑战。太平科技成立时间还很短,经营科技保险的经验还在积累,业务实力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其次,在技术风险中有相当多的新风险,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对相关风险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如何有效防控风险需要不断探索,行业缺乏足够的风险数据和业务数据积累,给保险产品定价带来挑战。
北京商报记者陈婷婷李秀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