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推进下,乡村旅社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7月19日,据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消息,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还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村居发展格局。《指导意见》还鼓励依法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等资源,鼓励农民和返乡人员开发利用自有房屋经营自有家园和村庄。未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和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居民旅社将迎来高质量发展。
建立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卫生一直是乡镇隐患最多的领域。本指导意见给出了安全与健康方面的重点任务。
《指导意见》提出,引导农村居民住宿经营主体落实相关公共安全责任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治安、消防、食品、卫生、环境、防灾、燃气等公共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必要的监测预警设施设备。村民宿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引导村民宿利用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或手机App、小程序、二维码等便捷方式,实施实名登记、访客管理和未成年人接待 五 等待公安管理系统。卫生方面,乡镇要配备与卫生相关的清洗消毒设施设备。如果没有条件设置独立的清洗室或消毒室,布草和公共用品可以通过专业的清洗消毒机构进行清洗消毒。推进旅游民宿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培育一批乡村级旅游民宿。
怀柔一位居民今日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村镇进行了规范化发展,现在入住民宿都需要实名登记系统登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教授顾惠民认为,过去民宿的接待设施是第一位的,基础设施比较滞后,所以会出现各种问题。《指导意见》提出后,国家要大力发展民宿的基础设施,以后会有很大的改善。同时,专业的管理和服务两者缺一不可,只注重投资而不注重管理很难达到相应的要求。
鼓励自有住房独立经营
除了消防、卫生等方面的规范管理,如何盘活乡村资源也将成为未来三年乡村旅社发展的重点。《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农民和返乡人员开发利用自有住房经营自有住房,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注册公司、成立合作社、村民股份等方式在全村范围内开发自有住房。鼓励城镇居民通过租赁产权清晰、合作经营的闲置宅基地房屋,开展农村住宅经营。此外,要充分发挥农村居民就业渠道多、方式灵活的优势,鼓励和引导村民参与经营服务,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增收致富。
针对经营主体如何利用好资源,北京市住建委发布的《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也提出,北京鼓励依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鼓励村民将其宅基地房屋依法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出租,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引入规模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统一经营。
中国旅游协会BB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笑君表示,动员广大村民,鼓励国有企业加入BB产业,可以激活农村住宅市场的活力。是村民民宿发展的主力军,包括村民的合作组织,形成共识,做出表率,以点带面,推动村庄民宿的集群发展和产业发展。
加大对人才回乡创业的支持力度
村屋的发展也离不开专业人才。正因如此,《指导意见》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提出了相关措施,指出要将村屋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纳入各级相关乡村旅游培训计划,整合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社会企业的力量,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的作用,定期开展各类岗位培训,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在人才保障方面,《指导意见》提到,要加大人才回乡创业支持力度,支持外出务工农民和高校毕业生回乡农村创业,为农村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据了解,2021年,北京市平谷区开展了酒店管家专项培训活动,提升酒店从业人员核心技能,为乡村振兴输送实用技能人才。今年,BB家政员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列为18个新职业之一。
业内人士表示,酒店管家的职业化也预示着未来会有更多的旅游人才加入到酒店行业的发展中来,进一步使酒店行业向规范化、品质化、特色化发展。
目前,BB管理与运营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专业。有些专业的同学可以考虑在学校考管家婆的证书,毕业后可以持证上岗。 张笑君说。
此外,顾慧敏建议,未来相关部门可以培养更多的民宿专业人才,通过专业培训和增加社会经验,让更多的人才能够加入到农村民宿的建设中来,从而推动民宿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吴启伟张怡然/文关子辰/摄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