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足教育智能硬件领域 小天才 结束了。7月19日,据北京日报报道,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被京津冀消费者协会联合约谈。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 小天才 此前因产品中应用了儿童不宜的内容而被消费者投诉。在这方面, 小天才 7月9日发布声明,问题应用下架。在这次采访中,三地消费者协会还 小天才 询问了如何在产品店内进行安全检查等相关问题。随着数字教育的发展,各种智能教育硬件层出不穷,但对教育平板内容的控制成为了潜在的漏洞。 小天才 事件的持续发酵也给整个智能教育硬件行业敲响了警钟。
三地联合面试
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小天才T1儿童平板应用商店下载的部分游戏、动漫等app含有色情、血腥、暴力等内容,诱导未成年人模仿违法犯罪活动。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约谈 小天才 。
根据已披露的数据,京津冀三地T1儿童平板的公开销售网点约445家,其中北京149家,天津75家,河北221家。采访中,三地消协问 如何在应用商店进行安全检查?小天才 进行了询问,并发出了询问函,要求他们在7月28日前做出答复。
其实小天才平板宣传的卖点之一就是内容安全。北京商报今日向淘宝天才旗舰店客服人员询问相关问题。客服明确表示,天才平板的用户只能在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应用。虽然市面上有很多安卓的应用商店,但是都不能使用Genius tablet,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不会像大人一样无限制的访问各类应用。客服还表示,其平板电脑中 家长管理 功能,不仅可以设置App使用的时间段,还可以禁用部分App。
要了解更多详情,北京商报记者拨通了 小天才 官网的400客服电话,其客服人员表示对产品的处理已经在官网公示。目前,所有信息以官网的显示为准。官网显示, 小天才 7月9日发布整改公告,称将对存在问题的应用进行下架,绝不上架含有不良内容的应用软件。同时优化了家长对第三方应用的管控功能,在原有限时限量应用的基础上,使家长管理功能更加明确便捷。
此外, 小天才 公告中还表示,公司将对包含应用商店的全线产品进行全面严格的排查,强化第三方应用软件的多重审核机制,方可上架。并收紧适用于所有年龄层的应用软件的分类标准。对于第三方应用软件相关的问题,公司也会设立投诉举报通道。
好生意留不住 脆弱性
无论价值如何锚定,教育智能硬件目前确实是一个赚钱的生意。
腾讯研究院数据显示,该领域新老品类增长明显。传统类别主要是学习机。2018-2021年,其市场规模从214亿元攀升至292亿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400亿元。以工作灯、字典笔为代表的新品类从2018年的26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161元。
从整个行业来看,随着 双减号 随着政策的落实,教育智能硬件领域成为各大教育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传统教育培训机构、传统硬件厂商和互联网等科技公司纷纷进入市场,推出了包括学习平板、学习机、早教机、儿童手表、错题打印机、工作灯、教育电子纸、智能笔、智能音箱、智能学习桌等多种硬件终端品类。
另外,校外培训 热 降温也让孩子的教育开始回归家庭和学校。以平板电脑、学习机为代表的教育智能硬件成为新宠。巨鲸资本合伙人葛文薇在接受采访时承认 双减号 之后家长获得校外辅导的渠道减少,智能学习机可以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 用 lsquo双减号 rsquo相关教育智能硬件的销量会增加。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教育智能硬件趋势洞察》,预计三年内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近千亿。目前,围绕教育需求的学习平板和围绕安全需求的儿童智能手表构成了当前教育智能硬件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的是 小天才 这个产品内容问题也给整个智能教育硬件行业敲响了警钟。在教育智能硬件越来越被视为好生意的当下,如何做好内容管控成为厂商面临的新考题,堵硬件 软漏洞 也是迫在眉睫。
加快监管专项行动
从此 lsquo小天才 rsquo从事件来看,问题不在于硬件,而在于软件。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楚表示,关键是要解决硬件和软件的不合规问题。 不仅要为教育内容制定标准,也要为这类产品制定标准。
硬件厂商做不了内容,所以更容易在内容维度上接入大量ICP(互联网内容服务商)。当ICP审核不严格时,就会出现类似这样的问题。 葛文薇说, 要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就要进一步加大审核力度,加大对内容提供者资质的审核。
葛指出,从监管的角度来看,教育智能硬件的内容还存在盲区。 当然,用 lsquo双减号 rsquo落地一周年,以后的监管会更有组织性和针对性,教育智能硬件内容的监管一定跑不掉,企业拿不住 lsquo擦球。心态。
暑假到了。公开资料显示,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将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行动,以短视频直播、社交和学习类app、网络游戏、电子商务、儿童智能设备等未成年人使用频率较高的平台为重点,集中解决涉未成年人乱象。特别提到将加强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平板电脑、早教故事机等智能设备的内容管理。,未成年人专用,以及语音、视频、文字、图片、游戏等屏幕场景。,全面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
此外,光科咨询首席策略分析师沈梦表示,目前市场上很多儿童电子产品都是靠瞄准家长喜好,煽动育儿焦虑来获得销量,需求 错位 注定不会长久。但是,就家长而言,他们的消费既不理性,也不客观。他们只觉得自己买了就已经尽到了责任,从心理层面来说是在推卸责任。儿童电子产品的内容可以由市场调节,但孩子的成长必须有家长的关心和陪伴。
北京商报记者赵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