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国家达成减少天然气消耗的协议后,欧盟对俄罗斯的煤炭禁令也开始生效。但无论是煤炭还是天然气,欧洲国家都不能自给自足。 煤炭禁令 该协议的生效可能会让欧洲大陆本已脆弱的能源市场雪上加霜。同时,受供需趋紧影响,煤炭成本上升将进一步推高欧洲通胀水平。
此前,德国首都柏林一座正在拆除烟囱的热电厂。 新华社/图
此前,德国首都柏林的一家热电厂正在拆除其烟囱。新华社/摄
;过渡期 End
今年4月8日,27个欧盟成员国的代表决定对俄罗斯实施第五轮制裁,包括对俄罗斯煤炭实施禁运。禁令将持续120天 过渡期 有效结束后,也就是8月10日左右。
据央视新闻,8月10日午夜,欧盟禁止进口俄罗斯煤炭120天 过渡期 期间结束,欧盟对俄罗斯的煤炭禁运生效。
欧洲委员会发言人埃里克米德多特;马梅表示,对俄罗斯煤炭的禁令生效后,欧盟向俄罗斯进口煤炭的时期将结束,不会再有进一步的豁免。欧盟称,该禁令针对所有形式的俄罗斯煤炭产品,将影响四分之一的俄罗斯煤炭出口,导致总收入损失约80亿欧元。
煤炭禁令是欧盟对俄罗斯一系列制裁的一部分。乌克兰危机以来,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不断升级,影响到俄罗斯的贸易、金融、能源等领域。然而,由于许多欧盟国家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对俄罗斯能源的禁令在欧盟内部引起了很大争议。
据了解,欧洲主要从俄罗斯进口两种煤:电厂燃烧用动力煤和炼钢用冶金煤。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在欧盟国家中,德国、波兰、意大利和荷兰对俄罗斯煤炭进口的依赖度最高,这些国家从俄罗斯进口的煤炭占其进口总量的65%以上。
同时,俄罗斯是世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国。根据俄罗斯联邦海关总署的数据,2021年,俄罗斯煤炭出口总量为2.23亿吨,动力煤出口约占全球贸易额的17%,炼焦煤出口约占全球贸易额的9%。
为了应对缺口,欧盟已经开始研究煤炭的替代能源。商品跟踪机构Kpler的数据显示,自3月初以来,欧盟已从除俄罗斯以外的其他国家进口了1580万吨海洋动力煤,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5%,其中最大的增幅来自南非和澳大利亚。
但有分析指出,俄罗斯出口欧洲的煤炭大多来自俄罗斯最西部的煤田,在运输距离上有很大优势。预计短时间内很难找到这部分煤炭供应的替代来源。
瑞银分析师Miles middot阿尔索普表示,欧洲能否找到足够的能源来替代俄罗斯的煤炭进口,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此外,用煤炭来填补天然气等能源缺口本身也很有挑战性。
能源困境加剧
对俄罗斯煤炭的禁令再次挑战了深陷能源短缺问题的欧洲。自去年冬天以来,能源短缺的威胁一直笼罩着欧洲国家。此外,近期欧洲的极端热浪推高了用电需求,各国发电用电需求激增。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将回到近10年前的创纪录水平。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和能源市场动荡,煤炭的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该机构7月预测,2022年,欧盟煤炭消费量将在去年14%增幅的基础上增长7%,全球煤炭消费量将同比增长0.7%,至80亿吨,2023年全球煤炭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此外,由于最近几个月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大幅减少,原本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欧洲国家越来越依赖煤炭。德国、奥地利、希腊、荷兰等欧洲国家近日纷纷宣布,将重新开放燃煤电厂或采取措施支持煤电,以缓解天然气短缺。
由于供需紧张,欧洲煤炭价格屡创新高。根据英国argus能源咨询公司的价格评估,7月中旬,欧洲动力煤价格已升至每吨400美元左右,远高于一年前的130美元。
为了弥补煤炭供应的不足,欧洲国家纷纷囤积煤炭。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欧洲国家近日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煤炭,一些国家甚至希望俄罗斯提前交付合同中约定的所有煤炭,以便在禁令生效前储备足够的煤炭。
然而,许多分析人士也担心,欧洲国家很难通过囤积煤炭度过能源危机。高盛高级能源策略师萨曼莎 middot达特表示,尽管夏季煤炭供应充足,但对煤炭而非天然气的更长期依赖意味着欧洲迟早要重新进货。届时,由于进口禁令,欧洲国家不能再从俄罗斯进口煤炭。
欧洲经济面临压力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尤其是在能源领域,欧盟自身经济也遭受重创,包括通胀加剧、供应链紊乱、经济前景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尽管今明两年经济将继续增长,但增速将远低于此前预期。只要俄乌冲突持续,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就很高。
此前,德国是欧洲能源危机的领导者 重灾区 ,已经宣布恢复煤炭发电。然而,受高温影响,原本通过莱茵河运输的煤炭物流链现在受阻。由于持续高温导致水位下降,莱茵河部分重点河段预计从8月12日起无法通航。
德国官员表示,莱茵河水位已降至危险低点,内河航运可能在几天后停止。企业和工厂不得不减少运输能力,甚至被迫停产。
莱茵河一直是德国、荷兰和瑞士的经济支柱,但现在,莱茵河水位已经干涸到临界水位,船只几乎无法通行,阻碍了柴油和煤炭等大宗商品的流通。此外,由于高温,多瑙河水位下降,阻碍了食品和其他贸易。乌克兰一半的农产品将通过多瑙河港口出口。
目前,在能源使用方面,欧洲国家也不得不 勒紧腰带 。欧盟成员国7月26日达成政治协议,采取自愿措施,将今冬天然气需求减少15%,以提高欧盟能源供应安全。
IP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白文熙表示,欧盟能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是之前激进的环保转型规划和政策,导致欧盟快速替代化石能源,能源结构过度依赖天然气和新能源,导致俄乌冲突下的能源短缺和能源困境。
北京商报记者冯涛赵天舒
上一篇